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6年第26期 > 正文
编号:12949387
PiCCO技术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9月1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2016年第26期
     3 讨论

    我院ICU住院患者中多发创伤患者占多数,早期一般失血量较多,体液丢失快,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下降,进一步导致重要组织脏器有效血容量降低、无氧代谢增加、加重机体代谢性酸中毒、出现再灌注损伤及内毒素移位等变化,病情易变化、加重,甚至死亡,如处理不当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[1,8],所以尽早给予有效的液体复苏是成功救治的关键。但创伤后容易发生毛细血管渗透综合征和低蛋白血症,从而导致重要器官和组织水肿,肺功能首先受累,重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,病死率达50%以上[9]。补液过多、过快易加重容量负荷,血液中凝血因子被稀释,血压升高,导致失血症状继续加重,危及生命。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,保持组织灌注,对补液量、补液速度的控制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在ICU中,对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就是血流动力学监测。Swan-Ganz导管(肺动脉热稀释导管)曾被认为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“金标准”[10],但对有创技术要求高、并发症多、造价昂贵等弊端,还需经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插管和多项数据监测。随着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206 字符